作者:于翠玲
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有句名言:"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不求甚解"。什么是"甚解"?
并非不求深刻,而是不过分,不穿凿附会。另一层是"会意",强调以个人的内心去体验原文本,与"古人"相通,进人浑然忘我、欣然忘食的境界。
这里不妨以陶渊明的《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诗为例,来分析陶渊明是怎样阅读《论语》的。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
曰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陶渊明尊称孔子为"先师",在其诗歌中多次引用《论语》,他自然记得《论语,卫灵公》中孔子的教诲:"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与小人是有区别的,君子以道济天下为己任,这与整日"谋食"的小人是完全不同的。当初樊须向孔子请学种庄稼,孔子就说:"吾不如老农。"樊须又请学种菜,孔子回答吾不如老圃。"等樊须出去了,孔子的评价是:"小人哉,樊须也!',(《论语-子路》)就是说:樊须想的是个人谋食的事情,而不是以道来治国的问题,这根本不是君子的志向。这种"小人"当然不配做孔子的学生了。
然而,陶渊明在辞去彭泽县令以后,只能亲自去种田,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他这时才体会到:原来"先师"的"遗训"是遥不可及的呀!表面看这是在感慨自己不得不"谋食",实际上也是在叹息自己"谋道"不可能("有志不获骋")。这首古诗语言非常简朴,描写的只是诗人如何拿着农具去耕种、如何与农人亲切交往等日常生活。伴随着日出日落和岁时变化,眼看着风吹而苗长,期待着秋后有个好收成。这种普通农人的耕种生活,给陶渊明带来了内心的充实和欢欣。虽然,他回到家后难免长吟掩柴门",在感到寂寞时也会反思"先师"的教诲。不过,既然辞官归田是自己的选择,既然崇尚"复得返自然"的生活境界,就姑且做一个田间的农人吧!
陶渊明是在以一种很亲近也很随意的口吻,和自己尊敬的"先师对话。他并没有把孔子当作至高无上的圣人,也不把《论语》视为要用注疏功夫来解读的经书。这一点与汉代"独尊儒术"以后,那些博士官和弟子们把传授儒家经书当作政治活动是完全不同的。据说在西汉时,《论语》的注释传授者就有十多家,三国魏时何晏等人还杂采汉、魏经师八家的学说,写成了《论语集解》。如果按照汉儒"疏不破注"的思路,就要从高深处阐释孔子的话了,何晏《论语集解》就引包氏所言:"礼义与信足以成德,何用学稼以教民乎?"这里"学稼"是和"教民"联系在一起的。
而陶渊明只是从自己目前的生活状况出发,告诉孔子这位先师自己为什么要亲自去种田,为什么要"谋食"而无法去"谋道"。这就是"不求甚解"的态度。
这首诗中"行者无问津"一句出自《论语,微子》,所谓:"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桀溺是两个不知名的隐士,他们正在田间一起耕地。孔子派子路前去向他们询问渡口,他们却对孔子不以为然。陶渊明借用这个故事,把自己比作了亲自耕田的隐士,并遗憾当今巳经没有像孔子那样为天下奔走的人了。因此,诗人一声"聊为陇亩民"的感叹,也隐含了对当时社会时事的批评态度。在"癸卯岁的春天,陶渊明写这首诗时,还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的景象而欢欣鼓舞;等到年底收成不好时,他就只能像颜回那样过着"箪瓢屡空"的生活了,不免感慨自己的行为得不到知音的赏识:"寝迹衡门下,藐与世相绝。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尽管如此,他依旧不忘先师所谓"君子固穷"的教导,并以此安慰自己:"高操非所攀,谬得固穷节。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我们将诗人在"癸卯岁"所作的两首诗联系起来不难看出,陶渊明对《论语》的理解,完全得自对实际生活的深刻体验。他在耕种不足以维持生活的艰难处境中,还以道德高尚的贫士"为榜样,如《咏贫士》所云:"好爵吾不紫,厚馈吾不酬。……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咏贫士》其四)这才真正达到了孔子所赞许的君子"境界,即颜回"不改其乐"的高尚境界。笔者以为:像陶渊明这样读《论语》,才是真正的"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呢(忘记了"谋食"无成的烦恼,而不是读书人迷忘了吃饭〉!
在魏晋正始时期,司马氏标榜儒家的礼法名教,借以维护自己的势力,这也激起了愤世嫉俗者的抗争。例如,"竹林七贤"之一嵇康就公然声称自己"每非汤、武而薄周、孔"(《与山巨源绝交书;)〉);还针对当时人用读"六经"来谋求"荣利"、"以代稼穑"的行为,大胆放言:"向之不学,未必为长夜,'六经'未必为太阳也。',(《难自然好学论》)嵇康这种拿孔子当靶子的批判精神,却使他招致了杀身之祸。和嵇康比起来,陶渊明虽然奉孔子为"先师",并不是为了谋求仕途的"荣利";也读《老子》、《庄子》,却不必用来非议孔子,更不会公然讥讽时事。他虽然为生活所迫而去"谋食",却依然坚守"君子固穷"的道德信念。可以说,陶渊明的性格是比较"闲静"的,心态是比较平和的。因此,他才能随心所欲,"不求甚解",从而进人"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境界。
朱熹在《论语集注》中提倡"为己之学"的读书方法:"为己,欲得之于己也。为人,欲见之于人也。"所谓"为己之学",重在内心反复涵泳,追求道德自我完善。其目的是通过读书自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而不是只记住表面的词句,"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如果说汉代儒学博士官讲授经学是为了获取外在的"荣利";嵇康鄙薄孔子也只是借题发挥而意在言外,那么,只有陶渊明读《论语》,才称得上是"为己之学"。这正像清人刘熙载《艺概》所评价的:陶渊明"大要出于《论语》";"陶诗有1贤哉回也,吾与点也'之意"。也许,在当今喧嚣浮躁的社会氛围中,我们重新阅读《论语》时,应该参照陶渊明的读书方法,保持一种比较平和的心态。不为"荣利"所役使,不为"固穷"所苦恼,也不拿孔子做靶子,真正"好读书,不求甚解",默默地与"先师"相沟通,并坚守道德自我完善的境界。持之以恒,必然有所"会意",而自得于内心。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之文字、图片和视频均来自互联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请仅作参考。我们将尽量标明出处,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www.chinawenwu.cn,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