臼与杵,是常见的用具。药家以其捣药,农家以其舂米,古今亦然。然而,安阳殷墟妇好墓所出的玉臼(高23.2厘米,孔径16厘米)和玉杵(长28厘米,径7 厘米),却既不是捣药的,也不是舂米的,而是研磨朱砂,以供书写、绘画、染绢之用的。
何以知其为研磨朱砂的?这只要看看臼口内沿与杵腰相互砥砺的遗痕,以及臼穴中鲜艳夺目的斑斑朱迹,就一目了然了。
何以知其所研磨朱砂的功用只作颜料,而不作药用呢?朱砂、亦名辰砂,或丹砂,为天然硫化汞矿物,作药剂,有安神定惊的功用。道家也以其作为炼制神丹妙药的原料。殷人是否已知朱砂的药物作用,现在尚无确证加以认定,但殷人以此作颜料,却屡有发现。殷墟,曾发现有朱书卜骨与涂朱的刻字卜骨。近年还发现一件玉戈,其上文字也是朱书。早些时候,还曾在殷墟房屋基址中发现有朱绘壁画残片。
同时,同玉臼玉杵一起出土的还有一 绘画用的玉调色盘,状若凤尾砚,盘心满染朱砂。可见当时已有成套的书画工具。
更有力的证据是,玉臼和玉杵,在它们被随葬前还被用于书画与涂染。这是从它们出土时的位置和景况推知的。玉杵被放置于椁室底部,而玉臼则置于墓室的回填土中。大概,安葬时还曾使用过朱砂,研好以后,玉杵即先被弃掷了,待臼中朱妙用尽,玉臼才被掷于回填土中,表明了玉臼杵的最后一次被使用。
安葬时,何以要用朱砂呢?
据考古得知,夏商时代,都有在尸体下铺朱砂,或在其上撒朱砂的风俗。妇好墓棺底也铺撒有朱砂。有何含义?学者们众说不一。或曰可以防腐,或日可以避邪。考之远古,生活在距今两万八千年前的山顶洞人,即有以赤铁矿粉末撒布于死者尸体四周的葬仪。显然,这神秘的撒朱风俗由来久矣。
特别令人欣喜的是,在妇好墓中,有一批青铜礼器上粘有些残绢和遗痕,仔细看去,有的平纹绢都曾用朱砂涂染过。有的染织专家认为这是中国最早的朱染绢。假若他们的判断无误,那么,中国古老的朱染史,就可以上溯到三千几百年以前了!
无论朱书、朱绘与朱染,还是那古老而神秘的撒朱葬俗,当都与这研磨朱砂的玉臼和玉杵分不开吧!

扫描添加企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