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鉴定
文物鉴定Content 首页 > 文物鉴定 >
紫砂壶成型的基本技法,打身筒
紫砂壶成型的基本技法,打身筒

圆形壶类一般用打身筒的造型方法。先将泥料用搭子捶敲成厚薄均匀的泥片。泥片的厚度,视茶壶的大小来决定,一般为3—4毫米左右。再根据设计的茶壶直径,加上烧成时的收缩系数,乘圆周率,并加上两端接头的富余量以及身筒的高度,把泥片切成长方形的泥条。将泥条在转盘上围成圆筒,把两端叠合,用刀斜着在叠合处一次切齐,即形成能对接得很好的接口,然后在对接的切口用湿泥黏连好。湿泥是用与制壶相同的泥料加水调和而成的厚泥浆,作用有些像泥瓦匠用来砌砖墙用的灰泥,行内亦称"滋泥"。黏连后在黏连处做下记号,记住这方位,留待以后安装壶把。

这样可以掩盖接口处在烧成后可能出现的痕迹。

接着用左手手指伸进圆形泥筒内,轻轻扶托内壁(作为内衬使得外拍身的力量得以反冲),右手握木拍子拍打泥筒外壁的上段,边拍边转(左手在内部缓慢借助壶内壁半径和外面的泥拍产生夹击拨动),筒口部分就会渐渐内收。待收缩到需要的尺寸时,用湿泥将准备好的圆形泥片封好上口;然后将泥筒上下颠倒过来,拍打泥筒的另一端,使之收缩,并封好口。这时, 一个空心的壶身雏形就出来了。再旋转转盘,根据形制要求,用拍子搓擀身筒,或提或按,使器形张肩膨腹,使壶体的肩、肚、足等过段明确规正,线型组合优美,过渡均匀。

待身筒基本成型以后,再配颈和足。配制颈、足的方法,是将厚度不同的圆形泥片(泥片的直径就是壶颈和底足的外径),贴在身筒的上下端。待把壶口外沿和底足外沿规正以后,用规车把泥片中间部分旋划割开取出,留下颈圈和足圈的泥料。另外,须做好嘴、把、配制壶盖,并用各种"线梗"(用牛角或竹木做的专用小工具,作用有些像木工制作窗框镜框时用的"线刨")对各部位的线型转折处反复勒压,剔理,使棱线清晰流畅。紫砂壶盖子的下面,有一圈直而宽的"子口 ",子口的外径,务必与壶口内径紧密吻合,并能通转。安装壶把壶嘴时,先找到打身筒时泥片的接缝处。一般在接缝处的一侧先安装壶把,再在接缝处对侧位预先挖好通水筛孔,然后黏接壶嘴。务使嘴、把和身筒的垂直中心部面叠合在同一剖面上。这时,茶壶的坯件就基本完成了。余下的工作是用明针通身压光,达到"坯件脱手则光能照面"的要求。最后在壶底和盖里壶把根部打上作者的名号印章、晾干,等待进窑烧制。
分享到:
文物鉴定
古玩鉴定

扫描添加企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