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石印也是在19世纪初传入的西方印刷术,它可以将画家的画稿直接移入石印版面,没有版画的镌刻刷印之美,与版画不属同一个艺术层面。但也因为绘画石印的画法特征与版画同出一源一一中国线描工笔画,艺术上有相同之处,两者也极易混淆。为此,古籍插图的文物鉴定方法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根据古籍印本的开本大小鉴定
版画需要刻工在木质印版上手工雕刻出图案,而木板性脆易裂,且受硬度、吃水伸缩等影响,是不适用微刻的。因此,版画必须要保持一定大小的开本。早期的版画比较粗犷、写意,往往背景简单,只具备形象轮廓,没有后来的精细、工致。这个时期的版画较小,以上图下文或上文下图的形式表现。明中期以后, 版画向精致婉约演化,小幅画面已不能适应,版画开始变成单幅满页,以适应镌刻需要。从存世品看,绝大多数版画常见的版框尺寸为20厘米X 15厘米(上下各5厘米之间浮动),过大罕见,过小则刻工难以进刀。而石印本由于采用了照相縮印技术,开本一般较小。因此一般所见印本为小开本、袖珍本,虽图案线条丝缕可见,应当是石印本无疑。
根据印刷效果鉴定
看古籍插图的印刷效果主要有两个方面:图案墨色线条是否带油渍痕。传统木刻版画是用水制墨汁刷印,而石印是根据油水分离原理来进行印刷的,采用的不是传统的水墨,而是一种特制的油墨。这样的印本墨汁干了以后,图案线条边缘往往有油浸洇痕,经久不退。可以说,油渍是石印本的标志性符号。
二要看有无凸版印刷痕迹。版画刻本须在木板上镌刻, 图案线条比较硬,多有锋棱之感。印刷时需人工在凸版上铺纸印刷,手工操作难免在图案空白处刷上墨污,印纸上也会遗留些微压痕;而且雕版使用久了还会出现断裂,再印版画上会出现空白断裂纹。版画影印本无论是胶印还是石印,都是平面印刷,而它们在照相制版时往往会选择最新最洁之底本,并加以技术修饰,印出来的图案画面绝对干净无疵,既无雕版的断板纹, 印张上也无手工刷印痕迹。

扫描添加企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