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式砚是古砚里极为雅致的一种砚式。
这方渠式砚可断代为晚明至清初。渠深,边线挺括,内边的膛边,素工,有大明遗风;外边为渠边,细镂回纹,开始出现了大清的繁复。
其石质为歙,有刷丝罗纹,置水中,或对日映照,有银光闪烁。
背后有铭文:"质薄气润,千秋方寸",落款"竹诧''老人。并一枚"朱"印。
竹诧老人,即朱彝尊。朱生于明崇祯二年1629 ,卒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秀水(今嘉兴)人。曾祖父为明代状元,官居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顺治年间,朱彝尊参与反清活动,康熙年间以布衣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为当时词坛领袖,诗与王士祯并称南北二宗。康熙三十一年罢官回故里,筑园乡居,其园名竹诧。竹诧即带竹的丘地,旧有南诧、北诧二处,著名的曝书厅便是南诧中一景。所以朱氏自号竹诧,又称竹诧老人。
竹诧老人平生嗜书,并蓄砚甚众,今已难得一见了 。
他曾在一方素池砚上镌铭:坚然如玉,着墨清香,与尔为友,相交岁长。他还曾在一方大耳砚上镌铭:"口聃之耳,灭释之间"。
铭文很短,大概也所谓是"质薄气润,千秋方寸"了。
据《清稗类钞》记载: 清藏砚大家张叔未在秀水梅里见竹诧铭文半月砚,以银二十饼购得。其实当时的梅里百姓,知竹诧砚为世所宝,辄仿之,并镌铭其上,借以为衣食之资。半月砚或为此种亦未可知也。但即便旧仿,今亦已难寻。
本文有文物鉴定中心整理发布http://www.chinawenwu.cn

扫描添加企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