戗金技术的发展和制作工序
戗金瓷器在明清以来的陶瓷著作中多有记载,但仅记其名而已,对具体工艺则语焉不详。《中国工艺美术大词典》对瓷器戗金的解释在现有出版物中最为详尽:"将金箔切割成所需形状,用类似树脂的胶黏剂贴在陶瓷制器上,烧成后在其上涂一薄层釉,撒上细砂,人窑烧成。后再覆盖一层金箔,并用短毛刷敲打表面,使之粗糙,然后用一般方法施釉。"^似乎是上两遍釉,贴两遍金,金在釉下,颇令人费解,在流传下来的戗金瓷器上也见不到类似的证据。元末陶宗仪《辍耕录》卷第三十载:"凡器用什物,先用黑漆为地,以针刻画。或山水树石,或花竹翎毛,或亭台屋宇,或人物故事,一一完整, 然后用新罗漆。若戗金则调雌黄,若戗银则调韶粉。日晒后,角挑挑嵌所刻缝罅。以金箔或银箔依银匠所用纸糊笼罩,置金银箔在内,逐旋细切取,铺以施漆上新绵揩拭牢实,但著漆者自然粘住,其余金银都在绵上,于烫斗中烧灰,坩锅内熔煅,浑不走失。" 在器物的红漆或黑漆地上勾阴纹花样,阴纹内打金胶,然后把金箔粘在阴纹内,这种"戗金"的做法原用于漆器,后来才移植到瓷器上。《江西大志》中记载:"描金,用烧成的胎,上全黄,过色窑。如矾红过炉火,贴金二遍,过炉火二次。"从流传至今的戗金瓷器观察,金箔都是贴在高温瓷釉之上而非釉下,并且金箔与釉结合紧密,显然经过焙烧,而且贴金箔所用的黏结剂中当有铅一类助熔剂。结合实物分析,瓷器戗金工序应是:先烧成高温釉的素器,釉中加细砂以使釉面略粗。将金箔用刀刻成所需的大致图案,贴在素器上,稍干后用针在金箔上戗画,划透金箔露出釉面,形成金彩上的细部花纹,然后人窑低温供烤即成。如果是金彩与矾红之类釉上彩结合的,则先施彩,入窑低温烧彩后再进行戗金装饰,先后要烧彩两次,所以说"如矾红过炉火二次"。这一工艺过程中剪刻金箔和用针戗画都与漆器上的戗金工艺极为相似,可能因此而有"戗金"之名。伹漆器戗金是先戗画漆面,再剪刻金箔线、屑填于划痕之中,花纹由金色的细线在红、黑漆地上构成,以细膩、清丽为其特色;瓷器戗金则是先剪刻较大的金箔片、条贴于器表后,再在金箔上戗画出花纹,图案由大片的金色和纤细的底色纹路构成,视觉效果富丽堂皇,细看略显粗率。二者名同而实异。
描金技术的发展完全代替了戗金技术
描金同样是髹漆工艺的一种,其起源相当早。信阳楚墓出土的描金涡纹大案、锦瑟等漆器精品表明,早在战国时代中国古代匠人就已经熟练掌握了在漆器上使用金银彩描画图案的技法。描金出现在瓷器上始于宋定窑,多为碗心描画的龙纹。《格古要论》引周密《志堂杂钞》载:"金花定碗,用大蒜汁调金描画,然后入窑烧,永不复脱。"这是对描金瓷器的最早记载,存世的宋定窑器中也确有描金装饰者,都是在白瓷上加金彩二次烧成的,称"金装定器"。元代金彩装饰于蓝釉瓷器上,在烧成的蓝釉器物上用金彩描绘花纹再经烘烤,金粉不再脱落。河北保定曾出土三件元代窖藏蓝釉描金瓷器,其色蓝润泽,似宝石闪烁,器内绘金彩花纹光彩夺目。明代景德镇窑用描金装饰瓷器更为普遍,从永乐、宣德至嘉靖、万历,未尝间断,与戗金并行。到了清代,瓷器上的描金技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尤其是乾隆时期的描金器,图案规整、笔致流畅,而且能够用不同纯度的金箔(如库金、苏大赤、田赤金等)制成金泥描绘深浅浓淡不同的金色,以表现事物的阴阳向背,如同髹漆中的"彩金象"。描金工艺的成熟使得它最终代替了戗金,从清代开始戗金瓷就再也没有烧造了。
瓷器上描金之法,因为这项技术流传至今,所以各种工艺著作中记述的都比较详细"基本工序是:将金箔磨碎,与水混合后使之干燥,使用时取一部分,加十分之一的矶红或西洋赤为熔剂,以牛胶或白芨糊调匀,用笔将金粉描于瓷釉表面,再在摄氏700 至850度的温度下烘烤,金粉就能烧牢在釉面上,成为淡黄无光的薄层,然后用玛瑙棒、石英砂、稻谷等物来摩擦抛光,便显出黄金的光泽。使金粉牢固附着在釉面上的主要材料是铅类的熔剂,《格古要论》等古籍中经常提到的"用大蒜汁调金描画,永不复脱"云云,实际上是一种误解。大蒜汁有一定的黏度,调和金粉后比较容易描画在光滑的釉面上,尤其在冬天,大蒜汁不易冻结,比其他调和剂更有优势。一旦入窑供烤,有机质的大蒜汁早就灰飞烟灭,是无力将金粉固定在釉面上的。清代后期,德国人居恩发明的"金水"传入中国,这是一种金的树脂酸盐,用毛笔描于釉面经过烧彩后直接形成发亮的金层。较之其他金彩使用简便,用金也省得多,外观富丽,因此成为金彩的主要原料。其缺点是金彩膜不如传统描金的牢固,容易磨损。
本文有古董鉴定中心整理发布http://www.chinawenwu.cn
扫描添加企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