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宾王在他的边塞诗中描绘了塞外迥异的风光,抒发了独特而真实的感受。西域之地远离中原,汉代武将出塞多而诗歌极少,后代对西域的了解多是通过史书。南北朝时期,诗人借史书在边塞诗中建构了 一组西域地理意象,而骆宾王笔下的塞外风光则是他亲眼所见,真实可信。
如《夕次蒲类津》 :
二 庭 归 望 断 , 万 里 客 心 愁 。 山 路 犹 南 属 , 河 源 自 北 流 。 晚 风 连 朔 气 , 新 月 照 边 秋 。 灶 火 通 军 壁 , 烽 烟 上 戍 楼 。 龙 庭 但 苦 战 , 燕 颔 会 封侯 。 莫 作 兰 山 下 , 空 令 汉 国 羞 。
写秋夜骆宾王在蒲类津所见所感,月照边塞,寒气袭人,壁垒森严,烽烟报警,衬托边塞气氛的紧张和征战生活的艰辛。又如《宿温城望军营》 :虏 地 寒 胶 折 , 边 城 夜 柝 闻 。 兵 符 关 帝 阙 , 天 策 动 将 军 。 塞 静 胡 笳彻 , 沙 明 楚 练 分 。 风 旗 翻 翼 影 , 霜 剑 转 龙 文 。 白 羽 摇 如 月 , 青 山 断 若云。
军营报警的柝声,远处传来的胡笳声,在边塞宁静的夜晚更显凄凉。 风吹旗卷,剑明如霜,远处的青山断续若云,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又如《久戍边城有怀京邑》 :季 月 炎 初 尽 , 边 亭 草 早 枯 。 层 阴 笼 古 木 , 穷 色 变 寒 芜 。 海 鹤 声 嘹唳 , 城 乌 尾 毕 逋 。 葭 繁 秋 色 引 , 桂 满 夕 轮 虚 。 行 役 风 霜 久 , 乡 园 梦 想孤 。
六月刚过,炎热初退,边塞的野草就枯黄了。秋色浓郁,萧瑟渐起,令人生出无限感慨。
再如他笔下的西南边塞:
邛 关 九 折 无 平 路 , 江 水 双 源 有 急 流 。 征 役 无 期 返 , 他 乡 岁 华 晚 。
香 杳 丘 陵 出 , 苍 苍 林 薄 远 。 途 危 紫 盖 峰 , 路 涩 青 泥 圾 。 去 去 指 哀 牢 ,
行 行 入 不 毛 。 绝 壁 千 里 险 , 连 山 四 望 高 。 中 外 分 区 宇 , 夷 夏 殊 风 土 。
交 趾 枕 南 荒 , 昆 弥 临 北 户 。 川 原 绕 毒 雾 , 溪 谷 多 淫 雨 。 行 潦 四 时 流 ,
崩 查 千 岁 古 。 漂 梗 飞 蓬 不 自 安 , 扪 藤 引 葛 度 危 峦 。 昔 时 闻 道 从 军 乐 ,
今 曰 方 知 行 路 难 。 沧 江 绿 水 东 流 驶 , 炎 洲 丹 徼 南 中 地 。 ( 《 从 军 中 行路 难 二 首 》 其 一 )
诗人将他进蜀地入姚州的沿途所见一一写人诗中,邛崃九折坂险要, 行路难于上青天,走进哀牢山,如入不毛之地,绝壁险峻,四望如合,毒气弥漫,淫雨霏霏,山高林密,无路可走,只能攀藤引蔓而越。形象生动, 真实感人,比起高适《李云南征蛮诗》和储光羲《同诸公送李云南伐蛮》 中的描写要真实可信多了。这是唐代惟一一首反映哀牢山和澜沧江的 长篇边塞诗,因而也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由于骆宾王出塞遥远而时间漫长,所以他在展示边塞风光的同时,也流露出浓重的思乡情感。他感慨"夜夜朝朝斑鬓新,岁岁年年戎衣故",鬓发如霜,军戎依旧,当节物变换,炎凉更替,他感慨自己仍在"关山千万里"之外,但功业未建,只能"空馀望日想长安"。他在《久戍边城有怀京邑》中说:"春去年华尽,年来岁月芜。边城伤郢调,乡思绕吴蝓。 "
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乡思也在与日俱增。他在《边夜有怀》中又说:"旅魂劳泛梗,离恨断征蓬。"将自己比作随波逐流的菜梗和漂泊无依的飞蓬,"惟馀北叟意,欲寄南飞鸿",思乡的情感婉转而又深沉。最有代表性的是《晚度天山有怀京邑》 :
忽 上 天 山 路 , 依 然 想 物 华 。 云 疑 上 苑 叶 , 雪 似 御 沟 花 。 行 叹 戎 麾远 , 坐 怜 衣 带 赊 。 交 河 浮 绝 塞 , 弱 水 浸 流 沙 。 旅 思 徒 漂 梗 , 归 期 未 及瓜 。 宁 知 心 断 绝 , 夜 夜 听 胡 笳 。
身在西域军营,心已飞往京城。天山在骆宾王笔下竟是如此安详柔媚,他由天山的云和雪联想到长安的上苑叶和御沟花,尤其是后者,与岑参见到天山雪想起家乡梨花有异曲同工之妙,在美妙的联想中隐含着难以言说的伤感。当然,乡愁浓郁并非说骆宾王的斗志消磨了,他是"久历边塞而屡次下狱的博徒革命家"(闻 一多《唐诗杂论. 四杰》〉, 也是感情丰富的诗人,渴求建立功业,又思乡情切。他思念家乡的诗歌多作于晚上这一特定的时分,《宿温城望军营》、《晚度天山有怀京邑》、《边夜有怀》、《边城落日》、《夕次蒲类津》等都是如此。 胃白天军旅生活紧张,只有到了晚上,才有时间慢慢梳理那细腻而真挚的乡愁。把从军的战士和离乡的诗人统一到一起,这才符合生活逻辑,才能全面地理解骆宾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