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鉴定
文物鉴定Content 首页 > 文物鉴定 >
悄色玉雕三千年,商.玉石龟鳘
在一次玉雕工艺展览会上,我深深为一件俏色石雕所打动,久久不能移步。那圆雕是幅菊蟹图,主体是一青灰色的蟹萎,篓的里外上下雕有多只螃蟹,在左下方衬有几朵盛开的菊花。蟹褐菊黄,一动一静,两相辉映,美不胜收。这时,我只感到缺少一壶美酒,不然,赏秋菊,食肥蟹,饮茅台,那该是多么愜意啊!

端详良久,方知这菊蟹图原为一块杂有褐黄瑕疵的青石雕成。经匠心巧运,褐斑作蟹,黄斑作菊,目瑕为瑜,皆有用场,雕出了这诱人欲醉的艺术佳作。

中国制玉历史悠久,有物可考的已有七千年,可这俏色工艺始于何时何代呢? 大约在1975年以前,人们还以为玉雕中巧用俏色的工艺不古,最多不过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唐代。然而,这一年的考古新发现却证明这种想当然的推理不对了,俏色玉雕史竟然至少已有三千多年!

1975年的新发现是在殷墟小屯北边挖到了一处地穴式房屋遗址,从中出土的有大量玉雕半成品和砺石,还有少量的青铜刀、镞,原始瓷罐、瓷豆,以及部分玉料。依这种种迹象可以判定,这可能是殷代的一处制玉作坊。正是在这里,发现了五件玉石的俏色作品。这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俏色佳作。墨玉双龟、石鳖和玉鳖就是其中的几件。

墨玉双龟(长3厘米,宽5厘米),俨然是姐妹作,两只小龟縮着颈,相互依偎着,一动不动。其实,它们是用同一块墨玉雕成的,大小相若,两者以甲桥相连。

石螯〖长5.8厘米〗,正引颈举足,似欲向前爬行。那石料原是褐色与肉红色相间的,雕成后,鳖甲和爪是褐色的;腹部呈肉红色,丰富而圆润,富有肌肉的质感。最有趣的是那肉红色的头上依原有的两块黑斑点雕成了黑溜溜的两只眼睛, 格外炯炯有神。

玉鳖(长4厘米),背甲呈黑色,头、颈、腹皆为白色。手法与效果皆与石鳖相类。引人注意的也是它的两只圆眼睛,雕琢得精细分明,似乎让人感到眼球在眼睑内微微转动,十分传神。

龟鳖玉雕,是殷代晚期的作品,从其设计之巧,雕琢之精,可知这远非俏色工艺的雏形。在其前,理应还有一段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自然历程。那么,最初又始于何时呢?欣喜的是,在这几件古老文物发现后的第二年,在殷墟的一座王室墓葬的玉雕群中发现了比这更原始的俏色工艺的雏形作品。

那是件玉雕人头像,玉料为棕褐色,间有片片黑斑。雕成后,两块较大黑斑恰似玉人深陷的两个眼窝,另一片黑斑布于右脸颊,与面部的明亮部位相比衬,增强了作品的立体感,看去炯炯有神。

这玉雕人头像能说是最古老的俏色之作吗?或曰是,或曰否尚无定论。从已出土的实物推断,大概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俏色玉雕工艺的出现早不过殷代中期,迟不过殷代晚期。故可以说中国俏色玉雕始于殷。暂作此论,以待新证。

分享到:
文物鉴定
古玩鉴定

扫描添加企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