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器文物的鉴定
古代漆器的鉴定主要是甄别其真伪和年代,真伪鉴定有以下几种文物鉴定方法:
手掐:新的漆器一掐漆是软的,而时间长的漆器漆有一定的硬度。
鼻闻:就是用嘆觉法。新的漆器有一定的味道,而老漆器因时间长味道已消失。
断纹:漆器断纹的产生是因为它的历史悠久,随着大自然的不断风化,就产生了自然断纹,这是鉴别漆器的一个最准确的方法。而新作的漆器有的也可以作出假的断纹,但那种假的断纹是成规律性的。新漆器物经过风吹日晒也能出现段纹,但是不见木纹,而且漆味还存在,一闻即知。
包浆:老漆器因使用时间长,表面产生一层自然的皮壳和使用的痕迹十分自然,仿品一般是难以摹仿的。
鉴定漆器的年代不外乎从两个方面推测其年代, 这可以根据各种漆器工艺的变迁、各朝漆器的特征来判断。
唐代漆器主要是平脱、剔红,犀皮开始萌芽;两宋盛行一色漆器,纯黑最多,无纹饰,还有的漆器是堆漆与镶嵌、戗金与填漆相结合;宋代漆器表面乌黑而且没有光泽,上有细碎的段纹,象人手上皴开的裂纹, 所次是雕填;明代漆物表面略有光泽,但仍呈灰暗,有蛇腹纹,也有手皴纹;清代雕漆至乾隆时代更加齐备, 器物品种增多,用得最多的是蜜金铜饰,其他如画珐琅、嵌珐琅、镌玉、雕牙等也常与雕器用在同一器物上。刀工锋棱毕露,更加追求精细纤巧的效果。康熙时的漆物有光泽的多,没光泽的少。

扫描添加企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