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太祖统一中国,建立明朝。开国之后,继承宋制,恢复画院,不过,官职不同,规模也没有宣和、绍兴两画院那么大。据传明太祖本人也能绘画,所以大体来说,明初的皇帝确有意提倡绘画艺术。这是明代对绘画重视的一面。但在另一方面,明太祖治理国家异常专制苛严,大兴文字狱,轻信谗言,举凡诗文书画甚至元宵灯谜之中所用的字句,只要有人进言曲解,往往就将作者整死。绘画方面,洪武初年奉召为中书的赵原,竟然因为答话时应对失旨而坐法。元代著名画家盛懋之侄盛著,是明太祖挑选的宫廷画家,担任内府供奉,奉旨画天界寺壁画时画了水母乘在龙背上,太祖认为有失大体,居然下令把盛著弃市。有了类似的几桩祸事,致使画家人人自危,这是明初压抑绘画艺术发展的一个方面。
在这种一面提倡一面压抑的情形下,明初的画坛出现了一种举笔惟谨、不敢创新的现象。元代末年画家那种自由放逸、各出心裁的作风大为收敛。凡作画,无不有所依据,不是学古人就是仿某家。目的就是怕自己所创的新意招来杀身之祸。这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理,导致明初画坛没有出色的画家,更没有新的画风出现。
明代中叶,由宣德年至弘治年共约八十年。宣宗、宪宗、孝宗三帝都工绘事,亲王之中,善画的人也多,画院因而大盛,其盛况仿佛宋代画院,画人在朝内为官的很多。虽然如此,画家作画仍完全投皇帝所好。这种风气成了一种无形的束缚,绘画之风虽然很盛,却没有什么进步,一直都是摹仿南宋画院刘、李、马、夏的画风。明世宗嘉靖朝至明神宗万历朝,画院逐渐式微,画家的束缚也渐被打破。著名的画家都在画院之外,并且对画院那种盲目学习马、夏,流为剑拔弩张的狂野作风大肆攻击,文人画和自由创新的画风得以复兴。
嘉靖之前,山水画全是南宋末年画院的作风。到戴进出现,虽然其山水画仍沿袭马、夏规范,但略加变化,较马、夏的作品浑厚,一时尊从的人很多,蔚然成了画坛上的重要势力。戴进是浙江钱塘人,这一派就称为"浙派"。戴进是明宣宗宣德时入画院,后为谢环所谗,放归乡里,穷困而死。这一派的画家很多,以吴伟、张路、蓝瑛等为著。
明代的山水画,除了临摹南宋马、夏者外,另有临摹王维、荆、关、董、巨、李成、郭熙、二米及元初赵孟頫、元末王、黄、倪、吴画派,这一派的画家有周位、徐贲、王绂等。后来沈周、文征明名声大噪,因二人均为吴县(苏州)人,这一派的画家也以吴人居多,所以就称此派为"吴派"。吴派兴起后,以沈周、文征明为首,势力曰益巩固,已足与浙派争衡。沈周本人自幼因家学关系,曾遍学唐宋上下近千年各大画家的精湛画技,特别对董源、巨然、李成有所研究。门下的弟子也都是当时的才人,其中以唐寅、文征明为最著名。正德、嘉靖间,吴派取代浙派而独盛。嘉靖以后直到清初,中国画坛上吴派作品几乎独执牛耳。回顾元末文人画在明初受画院中墨守南宋马、夏之影响,一度式微后,至晚明才又复兴。
明代山水画,除上述两派之外,另有"院派",依南北宗来说,应算是北宗一派,依画家风格来分,则比较接近南宋李唐、刘松年。此派画家中有很多名家,如冷谦、周臣、唐寅、仇英都曾学过北宗画法,并且都擅长青绿金碧山水。这一派与浙派不同,作品较为细腻雅淡,与吴派相比,则又趋于谨严工整而重法度,可以说是浙、吴两派之间的一派(仇英也是吴门四家之一)。
明代的人物画,同以往相比有了新的特点。当时在寺院绘壁画的多半是一般工匠, 虽有少数名家之作,难与唐宋之壁画相比,而且画中加进了南宋画院及浙派的粗犷气质,尽失精丽本色。人物画中的道释和写真画渐被风俗画所代替,这种风俗故事画往往与山水画结合,以前的山水画中或完全没有人物,或有一二没有特殊意义的人物,明代有的画家常在山水中加入"盘车"、"雪夜访戴"等当时民俗及古人故事,使山水画带有实际生活的情趣。至于《诗意图》、《东山携妓》、《陶毂赠词》等画,则是没有山水为点景的人物故事画。这种爱写风俗故事的风气,实是明代人物画的特点,作者以仇英、陈洪缓最为著名。
明代在花鸟画方面,虽然大体上仍以摹仿黄、徐两派为主。但花鸟画所受的束缚似乎较少。所以摹仿古人之余,各家略能创出自己的新意。边文进、吕纪是学黄筌的工丽,徐渭、孙克弘都是学徐熙的野逸,但都多有自己的面貌,带着一种明代花鸟画独有的潇洒之风。其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大写意花鸟画,例如陈淳、徐渭的画,都是只写韵味不论形似,但生趣盎然,极见秀丽。有人说,近代中国画有创新的一派,实在就是师承徐渭这一派。例如清初的八大山人、石涛和尚以及扬州八家的作品,几乎都能画出与徐渭相同的风格。尤其是郑板桥对徐渭更加崇敬,他曾自称是"青藤门下走狗"。近人吴昌硕曾说过"青藤画中圣"。齐白石也有诗表示对徐渭的倾服:"青藤雪个(即八大山人)远凡胎,缶老(即吴昌硕)衰年别有才,我欲九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
明代除了边文进、吕纪的临古派,陈淳、徐渭、林良等的写意派之外,花鸟画方面还有另一派,世称"勾花点叶派",这一派的画法,是用双勾法画花,用没骨法写叶。
代表画家是周之冕。他融合了陆治和陈淳两家之长,又在家中蓄养各种可以人画的禽鸟,细心观察,加入写生的技法而创出这个花鸟画的新画派。
本文有文物鉴定中心整理发布http://www.chinawenwu.cn

扫描添加企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