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末清初,山水画的支派很多,大多是吴派的支流,其中以董其昌一派势力最大(董其昌的曾祖母是高克恭的孙女〉。董其昌,工书画,海内闻名。当时学董其昌山水画的人很多,这一派称为"松江派"、"华亭派",一直延续到清初,成了清代绘画的正统派。其代表画家是王时敏、王鉴、王晕、王原祁和吴历。他们的画都是文人画,主张学画要由摹仿古人入手,所摹仿的主要是元季四大家,尤以黄公望为主。当时黄的这一派的影响很大,所以造成了 "家家一峰,人人大痴"的现象。临摹古人之风,原在明代已盛,不过那时临摹的对象并不限一家一派,所以画坛上还有吴派、浙派等不同的风格。到了四王、吴历时代,摹拟古人的风气更盛,而且临摹的对象渐渐统一。凡不临黄公望的都不算正统,再加上清代好绘画的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都喜欢黄公望的那种平淡高逸的笔法,黄派的画家就越来越多。王时敏一生作画都跳不出黄公望作品的范围,晚年作品笔墨疏秀,全靠苦下临摹功夫得来,往往也于相似之外得前人韵味。王鉴与王时敏同时代,作画师承赵孟3顷及元季四大家。王辇亲受王时敏和王鉴的指授,在临摹古人方面也下过苦功,当时他将所能见到的古画几乎临摹遍了。王原祁是王时敏的孙子,受康熙皇帝的礼遇,供奉内廷,山水学黄公望的浅绛,名震当时画坛。王时敏曾说:"元季四家,首推子久,得其神者惟董思伯,得其形者予不敢让,若形神俱得,吾孙其庶乎。" 由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四王"的画大致都是元代文人画的系统,和明末董其昌同属一个宗派。
吴历的画,细密之中求浑厚,在浑厚之中有韵致。他起手也是学黄公望,笔下功力不弱。晚年因有厌世之念,先研究佛教,后来决定信奉天主教,人耶稣会作了修士,在澳门住了很久。当时虽接近西洋传教士,也接触过西洋绘画画法,但他早年临摹元人画风打下的根基牢固,所以始终没有受到西洋画法的影响,却与四王成为清初山水正统派的主要人物。
正统派在四王之后分裂为两派,尊王原祁的称"娄东派",宗王翬的称"虞山派"。娄东派可以说是完全以临摹元季四大家为主。虞山派则临摹南北二宗历代各家名迹,融会一起,另加作者个人的韵味,比较起来,风格似乎比娄东派富于变化。这一派的画家多能兼工青绿金碧和水墨渲染两种画法。
总之,在清代,正统的山水画没有显著的革新,由清初到晚清,一直没有跳出四王的范围。
人物画在清代不甚发达,精于人物道释画的人不多。康熙以前,人物画家大都是学明代陈洪绶,到了乾隆、嘉庆时代,人物画改学仇英。晚清同治、光绪间,任熊、任薰、任颐等各家都是宗陈洪缓的人物画家,世称"三任"(原为四任,因任预不善画人物,故未列入之内〉。这一时期的陈派又压抑了仇派。
清代宫廷画家中,有不少善画肖像画的画家。每逢皇帝要写御容或是宫廷有重大典礼的时候,就用这一班画家把人物和当时的情景绘画成图以留纪念。在摄影术发明之前,如想把肖像或当时盛况留传后世,就一定要借助这些画家画技。如丁观鹏、郎世宁、焦秉贞等都是内廷供奉专司其事的画家。民间的人物画家,以西域人改琦、浙江湖州费丹旭的仕女画较为著名。
清代的花鸟画,清初名家首推王武,画花卉神韵生动,有陆治的风范,作品极潇洒秀丽、赋色明艳。随后有恽寿平以徐崇嗣为师承,擅长没骨花卉,秀丽工整,气韵极佳,当时名震四方。学恽画的人很多,遂成为一派,因恽寿平是常州人,故称"常州派"。恽寿平之后,宫廷供奉画家中,蒋廷锡擅长花卉,因为他是进士,又官至大学士,所以他画的花丼很有书卷气,常以工笔、逸笔多种画法用于同一幅画内而不觉有不统一的毛病。恽、蒋二人之后,花卉画能自出新意而注重写生的花鸟画家,以邹一桂为最有才华。邹一桂是雍正丁未年廷试第四,是一位传胪,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他的绘画是宗法恽寿平的,有一种意态舒缓的气韵。他还著有一部《小山画谱》, 叙述百余种花卉的形态颜色,非常有参考价值,使后世学花鸟画的人获益不浅。
此外,清代绘画史上经过文物鉴定总结出三个特殊的画派。
第一就是明遗民画派。这些遗民心有亡国之痛,发之于绘画,不墨守前人规范,而能独具新意,大有可观。其中名家不少,龚贤之淳厚、查士标之荒寒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尤以原济、八大、髡残、弘仁等遁迹空门的四位画家(号称"明末四僧"〉的作品更为后世所推重。原济是明朝宗室,字石涛,他对大自然的欣赏别具慧眼,又胸有丘壑。所以他的画是离奇苍古,功力深厚,不落前人窠臼,并且山水、人物、花果、兰竹无一不精。八大山人也是明宗室,他秉性古怪,画也奇诡,常用减笔勾出花鸟,寥寥数笔而神韵绝佳。山水重意境,极见性灵。看他的画觉得有一种雄浑酣畅的力量扑人而来。髡残,字石溪,画山水苍古稳重。弘仁,号渐江,画山水深得神髓。他们几位在清初画坛上独树一帜,与正统派那种拘谨临摹、惟恐不像古人的作风大异其趣。
第二是世称"扬州八家"的八位画家。乾隆、嘉庆之后声名很盛,正统派画家说他们的画是邪魔歪道,但另一些人则觉得他们的作风独特,不拘于前人绳墨,清新可喜。其中以金农、罗聘、郑燮最为有名。这八位画家并不全是扬州人,不过他们都住在扬州,个人画风不同,但均是与正统派作品相反的。
第三就是以郎世宁、艾启蒙为首的西洋画派。当时的画家如焦秉贞、冷枚、陈枚等也利用西洋画透视原理和明暗光影等方法作画,很多人感到新奇,但这一派对后世影响不是很大。
本文有文物鉴定中心整理发布http://www.chinawenwu.cn

扫描添加企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