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良被人们视作明代最为重要的花鸟画家之一,这绝不是因为他曾经有过担任宫廷画家的辉煌经历,而是缘自他超群的绘画水平。他所擅长的大写意水墨花鸟画不仅饮誉当时,而且影响未来。因此,林良是一位很值得我们研究的古代画家。
关于林良的绘画师承
前人多根据文物鉴定大家黄佐《广东通志》"始,主事颜宗善山水,知府何寅善人物,皆乡先生也,良每敎之"的记载,确认颜宗、何寅是林良绘画的启蒙老师。颜宗,字学渊,广东南海人。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举人。曾任福建邵武县知县,景泰二年(1451年)升任兵部车驾司主事,其后转署员外郎,为奔母丧,卒于归途。何寅,广东番禺(按,当时南海、番禺、顺德三县统属广州府治)人,永乐十八年(1420年)进士。官至湖北荆州知府。其实, "敎之"并不等于师之,诚如汪宗衍先生所考:"'敎'古学字。李君天马云林良师事颜宗,未举明证。窃谓《论语 朱注》:学之为言效也。,玩文意,颜宗为前辈,良尝取字画而效之,非受教于宗,良称宗为颜老,乃后辈语,非师事明矣。"加之颜宗只擅长画山水,何寅只擅长画人物,花鸟画非颜、何所长,可见林良绘事另有渊源。
有人考证:"明代宫廷绘画接受宋代'院体'影响,大概是自宣德前后逐渐形成的。洪武时期仍保持元代文人水墨画法,永乐之际是画风转变的过渡阶段,宣德前后,大批的闽、渐一带画家源源而来,使宫廷画风为之一变。"^可能是由于宣宗皇帝本人对艺术有广泛的爱好,而且又有以"御制官箴,以戒百官",利用"御赐"臣工书画用作结纳人心的原因。宣德时候的宫廷绘画与明初时相比有了很大的飞跃,其绘画风格更成为画坛的主要取向。当时最著名的宫廷花鸟画家是边景昭。边景昭,字文进,福建沙县人。博学能诗,工画花果翎毛,尤擅长工笔重彩,被誉为宋元以后第一人。宣德年间皇帝把他召至京城,授予武英殿待诏之职。其子楚芳〈《图绘宝鉴》作楚样〉、楚善能持其家学,楚芳亦入侍宫廷。至其婿张克信,外甥俞存胜,及画艺传人邓文明、罗绩、刘琦、卢朝阳等,俱善画花鸟画,且扬名于时。可想而知,其时闽派花鸟画是最吃香的。虽然我们至今无法找到林良师法闽派绘画的确切记载,但却可以在林良的作品中得到印证。如上海博物馆藏的林良《山茶白羽图》轴,就完全是边氏的风格;又,同是上海博物馆所藏的卢朝阳《双鹫图》轴,其画法与林良相仿佛。显然,"祖黄筌、边景昭"的传说并非空穴来风。而且,据金瑗辑《十百斋书画录'酉集》著录林良《九思图》,其上有萧鍅于景泰六年(1455年)秋八月下擀题诗一首:"宣庙年间边景昭,五色翎毛称独步。近日林良用水墨,落笔往往皆天趣,鸳鸯凫雁清溪流,寒鸦古木长林幽。等闲得意即挥洒,一扫万斛江南秋。此图九鹭真奇绝,散立晴烟乍明灭。"可见,林良水墨花鸟画风格的形成及成名,应早在其入京充当宫廷画家之前。林良得闽派绘画真传,并在此基础上创大写意水墨花鸟画,却是不争的事实。
本文有文物鉴定中心整理发布http://www.chinawenwu.cn

扫描添加企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