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鉴定
文物鉴定Content 首页 > 文物鉴定 >
文物鉴定之缂丝

缂丝是中国著名的传统丝织品种之一。它是用通经断纬法织成的花紋丝织物,即以本色经丝,挣于木机之上,以手工把各种纬丝按花纹轮廓,一小块一小块地织成平紋组织的花紋。由于它是用小梭子按花纹轮廓分块织制的,纬丝并不贯穿整个幅面,当花纹轮廓遇到垂直线时,就留有断痕,承空看时,尤如刀尖刻镂一般,故古书中称此织法为"通经断纬"。

缂丝的"缂"字,按《玉篇》和《广韵》的解释,是织纬的意思。在古代文献中, 缂丝有不同的写法,有的写作"剋丝",取以纬剋经之意;也有的写作"刻丝",谓视之"如雕镂之象";还有的写作"克丝"。明人汪汲《事物原今》引《名义考》认为, "剋、克、刻三字皆读此音,缂丝之缂当作缂是也"故统称缂丝。

缂丝技艺易学难精。虽制造缂丝的工具极为简单,只需一台小木机、数十把小梭子即可,但能否织好则取决于织工的熟练程度,织工需有熟练的技巧和较高的艺术修养,方能缂织出优秀的作品。

缂丝工艺的起源,至今尚无定论。考古专家在我国新疆地区曾发现过汉朝和南北朝时期的缂毛。缂毛的织制法与缂丝相同,只是使用的材料不同而已,所以有文物鉴定专家认为,"缂丝是由我国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在中国丝织技术的传统基础上,吸收西方编毯技术的特点,将毛线原料改为蚕丝原料而创造的新品种。随着回鹘民族向内地迁徙及与汉族人民杂居,这种古老的手工技艺逐渐传到内地。" (见陈娟娟《元代缂丝"八仙祝寿图"》载于《故宫博物院藏宝录》〉

就目前考古发现的缂丝实物来看,我国从唐代就已生产这种髙级的手工丝织艺术品了。

1973年,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中出土了一件几何纹缂丝带子,用绿、黄、白等色丝缂织而成。日本正仓院保存的奈良时代留传下来的织绣品中,也有唐代的缂丝。根据对这些实物的分析,发现当时的缂丝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在此之前,当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有报道说,在蒙古发掘的一座汉墓中,出土了一块丝织残片,有关专家鉴定认为,此残片是缂丝织物。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我国缂丝产生的最早年代可追溯到汉代。

唐宋时代,缂丝的主要产地在河北定州,该地区是传统的丝绸产地,有着良好的基础,在唐代以向朝廷进贡"两窠绫"而著名。

宋代是缂丝工艺登峰造极的时代。北宋时期,缂丝多被用来装裱名人书画及用作女衣袍、被面等。到南宋时,缂丝技艺高度发展,能工巧匠开始利用这一手工技艺直接缂织以名人书画为稿本的装饰性图轴,从而使缂丝品种身价倍增。

缂丝在中国的丝织品种中属于后起之秀,但由于宋代皇室的提倡,以缂织纯欣赏性的绘画和书法为上乘,所以绛丝在宋代发展很快。宋代著名的缂丝艺人有朱克柔、沈子蕃、吴煦等,他们的作品不仅缂技精巧,而且以追摹绘画书法原作的神韵风采为能事,往往根据画面的不同形象,选用不同松紧粗细的丝线,运用丰富多样的缂法来表现。有时为了达到更好的表现效果,还在缂丝中掺以少量的添笔描画,把原作摹缂得惟妙惟肖。而肌理质感之美,则比原作更胜一筹

南宋以来,缂丝与刺绣一样,分化为一般性加工的民间实用品和特殊精细加工的高级欣赏品、奢侈品两大类。前者根植于人民生活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后者则以其精美的工艺技巧和艺术价值显示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唐宋时代,缂丝方法已基本完备,主要有"惯"、"勾',、^结"、"长短戗"、"包心戗"、"木梳戗"、"渗和戗"和"子母经"等方法。元明两代,缂丝工艺虽继续发展,但在缂丝方法上并无多大创新,尤其是元代,仍以沿袭前代方法为主。

明清时代,缂丝继承宋代的风格,在艺术风格上呈现多元化趋向,有的粗犷, 有的细腻,有的写实。在用材上,除蚕丝外,还借助金线、银线、孔雀羽等,更加强调其装饰效果。明代宫廷中设有缂丝匠,专门缂织为帝王所用缂丝物品。民间的缂丝业亦发达,以苏州的缂丝最为有名。明代缂丝因紋线极细,又大量运用缂、绘结合法,所以比宋代的缂丝更加细密多彩,并且还可缂织出更大的巨幅绘画性作品。

清代初期,缂丝沿袭明代之风。乾隆之际,缂丝的产量最多。风格由绚烂趋向娴雅,手法细腻,色彩清丽。技法上更扩大了合色线的运用,出现了均精的"透缂",与剌绣中的"双面绣"可谓殊途同归,异曲同工。另外,还出现了在同一色调中求变化的"水墨"缂丝,以及缂丝与刺绣及加绘等手段结合的样式,标新立异。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初五彩缂丝加绣《九阳消寒图》,技艺精巧,艺术格调新颖,出类拔萃,自成一格,在手工技艺上达到了巅峰的地步。

清代晚期,缂丝走向衰落,工艺追求繁俗之奢华,其作品的艺术水平已不能与清初相比,更不能与宋代作品相比。

本文由文物鉴定中心整理发布http://www.chinawenwu.cn

 

 

分享到:
文物鉴定
古玩鉴定

扫描添加企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