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同治七年(1868年)春三月,任伯年随任薰游艺苏州,同年十一月赴上海发展,并从此寓居沪上。在苏州期间,任伯年结识了著名画家胡公寿,并为之绘制肖像画《横云山民行乞图》。这是任氏在这段时间中绘制的数件肖像画之一。任伯年另一件与胡公寿有关的肖像作品是《胡公寿夫人像》(徐悲鸿纪念馆藏),大概也是此时所作。任伯年到上海后得到胡氏的鼎力相助,或与此段经历有关。
《横云山民行乞图》(图一)是一件公认的任氏真迹,曾归徐悲鸿先生所有,现藏中央美术学院。图中胡公寿侧面而立,头略前倾,双目向前凝视;戴笠赤脚,袍施补丁;腰系数个葫芦,双手拄竹杖,左臂挎竹篮,篮内有梅数枝、书一册;无补景。人物神态逼肖生动,寓意颇深。这是任伯年早年肖像画中的一件重要作品。画中的横云山民胡远(1823〜1886年),字公寿,号小樵、瘦鹤,又号横云山民,作画多以其字署款,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侨居上海。能诗,擅长书、画。画笔秀雅绝伦,以湿笔取胜。山水、花木无所不能,尤喜画梅。书法出自颜真卿、李邕而自出机抒。胡公寿于咸丰年间侨寓上海,同治初年巳是沪上著名的画家。他为钱业公会礼聘,外地画家寄寓沪上者,倘能得该会支持,便能迅速打开局面。当时沪上不少画家都曾得到胡公寿的帮助,任伯年到上海后能够立足并发展,也与他的多方关照是分不开的。胡、任两人的关系一直十分密切,这从传世任伯年绘画上胡氏大量的题字便可以看出来。
该图的题款分两部分。右上角一行:"横云山民行乞图。同治七年之冬,胡公寿自题",其中后面十一字比前面数字略小;右下侧一行:"萧山任柏年写"。此外,画的左上方还有辛未年(1871年)秋七月蒋节的题赞四行。
关于"萧山任柏年写"这一行六个字的书写者,丁羲元先生在其大作《任伯年年谱》一书中认为是胡公寿所题郑逸梅先生在《记画家任伯年》一文中也称是公寿所写,并说:"伯年作柏年,仅见于此"。的确,从字体上看,上下两行字是比较相似的,而且这六个字的写法与常见任画中的款字也有明显区别。将它鉴定为胡公寿所写是有一定原因的。但是,仔细分析这两行字之间的关系之后,笔者认为下一行字应是任伯年的手笔。
这幅画把题款分成两部分,并且将绘画者的姓名居下的做法,与一般画家自己不落款而由他人题画的惯例(如"某某画,某某题"等)相悖,而且有不尊重画家之嫌。其次,"萧山任柏年写"这行字比上方的款字略偏向右侧,字体又明显小于上一行中的"同治七年之冬,胡公寿自题"诸字。这样的格式,如果将之视为出自同一个人的手笔,也是不合常规的。胡公寿题任画还有不少,我们可以拿来做点比较。如:同一年所作的《榴生像》(南京博物院藏),款识为:"榴生仁兄四十岁小象。戊辰之冬,萧山任伯年写,公寿署款"。作于次年、现藏故宫博物院的《淞云先生像》,也是胡公寿所题:"淞云先生遗象。同治己已嘉平,先生令似任柏年仁兄写真,属华亭胡公寿补树石并记"。这种任画胡题的格式比较符合常规,与此画题字格式明显不同。而光绪丁丑年(1877年)所绘《冯耕山肖像》(上海博物馆藏)的题款则是另一种情况。该画右上角是:"耕山冯君流水声中读古诗小象。丁丑秋九月,华亭胡公寿题";左下方则是任氏自题:"光绪丁丑九月望日,伯年任颐写"。其中,"耕山冯君流水声中读古诗小象"字体较大,其后纪年及胡氏名款略小,任伯年自题的字体更小。这与《横云山民行乞图》题款的情形正好大致相同。因此,将这行字定为伯年自题,似乎更为合理。这样一来,上面所述的不合理之处也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定居上海后,任伯年书法受胡氏书法的影响极大,两人的字体较为接近,这是公认的事情。而这行字能否看作是这种影响的开端呢?
本文由古董鉴定中心整理发布http://www.chinawenwu.cn
扫描添加企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