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鉴定
古玩鉴定Content 首页 > 古玩鉴定 >
鸟形佩鉴定
      这件玉器虽只略具轮廓,但可以看出是表现一只展翅的鸟。其成型的方式只用磨蚀一法,可知制作的年代必甚早,在使用有效刻划的工具之前。在20世纪初期,类似的鸟形玉佩饰已被国外博物馆收藏,但都不知其出土地区,当然其制作的年代也不得而知。直到20世纪80年代,在
东北辽河流域一再发现同样的东西,才知其与内蒙古赤峰红山遗址属同一文化类型,即属于红山文化,碳十四年代测定为公元前3500年。不过,有学者认为有些玉器出土的地层与据以测定年代的祭祀遗址不同,无证据显示这些种类多样的玉器年代都可早到五千年前。

      这件玉雕造型简单,从整个雕塑的比例看,像是一只大鸟而非小鸟。鸟的头部有两个小的浅圆圈,是用竹子一类的小管加砂和水钻成,代表眼睛。头下尖出部分应是鸟喙,从其宽尖的特征看,大半属猛禽所有。身体部分只用一条横凹线分隔成身子与尾巴两部分,尾巴的长度与身子相当,加上身体两旁展开的宽而长的大翅膀,都显示出这是一种善于在高空飞翔的鸟。其尺寸虽不大,却给人以庞然大物的感觉,这可以说是这件玉雕的成功之处。为了让这只鸟有丰满的感觉,玉雕并不是完全平滑的:身子有弧度,呈现厚实之感;而且在翅膀上用垂直的阳纹去呈现羽毛的感觉。阳浮的纹线是种比较费工的复杂琢磨法,是小心地把两边磨去,只留下其间的窄线条,不像阴刻的线条只需反复在表面磨擦就行了。
 
      这种技巧到商代就很成熟了。这件玉雕的质料不纯,有三处较大的驳杂斑纹,但这反而增加了欣赏的趣味;左右翅膀的黑带斑,更让人有羽毛的感觉。

      这是件玉佩,鸟头后所钻小孔,可以看出是为了穿绳佩带。这么钻是为了不破坏造型的美观。有些在上下部位各有钻孔,当是为了使穿绳后玉佩展示的方向更稳定。这件玉佩可能是佩戴在胸前而不是在腰际,一如此期常见于墓葬人骨胸前的玉猪龙。这个时代似乎还没有发展到佩戴成组玉佩于腰际,以显示不事劳动的优雅形象与高贵地位的程度。但是玉是种贵重的材料,制作的过程也非常费时,红山文化发现的玉雕、玉饰数量之多,形象之一致,在当时的许多文化中算是非常突出的。当地的人们既然有佩戴固定形式的贵重物品的习惯,就表明其社会组织稳定,亲族有联系,生活有共识。
 
      鸟在中国古代东方的社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传说商的始祖契,他的母亲简狄在有一次洗澡的时候,见到一只玄鸟掉下一个蛋,就取而吞之,竟然怀孕而生了契。契的子孙后来建立商朝,就祭祀玄鸟而以之为创生神。统一中国的秦,原也是起源于东北而崇信鸟图腾的氏族,与红山文化的区域相距不远,或可能有关系。有趣的是,中国的西部却以大型哺乳动物为图腾。在医术的传统上,西部重草药,信奉牛头人身的神农氏,有药兽教人草药的传说;东部则有鸟身人面的扁鹊以砭石、针灸治病的传说。

       本文由北京石渠雅集文物鉴定中心(www.chinawenwu.cn)整理转载。
分享到:
文物鉴定
古玩鉴定

扫描添加企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