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黄国,少有人知;若说黄浦江,则无人不晓。黄国与黄浦江有什么关系吗? 关系不大,却是有的。黄浦,亦称黄歇浦,相传,盖因楚相黄歇曾疏浚此江有功而得名。黄歇是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号春申君,史称楚人,其实,他本是黄国的后裔。黄浦源于黄歇,黄姓出自黄国,彼此有着古老的渊源关系。
黄国于公元前648年亡于楚,灭国已有两千六百多年。然而其故城遗址至今犹在,位于河南省潢川县城西北六公里的隆古集。城作长方形,南北1800米,东西1500米,城内面积约270万平方米。
黄国历史甚为久远。根据文献记载,其始祖为四千多年前佐禹治水有功的伯益。伯者,长也。神话学家袁珂教授认为,益者,古文写作燕子之形,即玄鸟。燕子神化,即为凤凰,具有百禽之长的神格《中国神话传说词典,伯益》。或可说伯益,即崇奉鸟图腾的东方夷人之君长。伯益有子十四人,因舜赐益为惠姓,故皆以羸为姓。黄君,即姓赢。从而可知,黄国为夷人之国。
"益"的古文,是否为燕之形?古文字学家多持异议,认为那是战国时"益"的别体字。益之本字,在甲骨文、金文中,皆从皿、从水,形若水从器皿中溢出之状。究竟作何解为是,请古文字学家去研究吧!不管"益"字当如何诠释,伯益乃东夷之长之说或可成立。
夏朝时,淮水流域有九夷,黄夷为其一。帝相三年〖约前2041年〗,曾征黄夷。可见,那时黄已经是个颇有实力的部落或国家。
商甲骨文中,有黄子见殷王武丁(前1250—前1192年)的卜辞。西周〖前1046—前771年〗青铜鼎铭中,记有黄公子孙为之铸鼎之事。可知,黄在商曾称"子",至西周曾称"公"。在诸侯国中也是颇有地位的。
春秋时,齐称霸于黄国之北,楚崛起于黄国之南。公元前704年,楚君称王, 召集诸侯会于沈鹿(今湖北钟祥县东〗,黄君抗命,拒不赴会。楚王大为恼火。公元前658年,黄君即与齐桓公结盟,联齐抗楚。足见春秋初期黄国国力是不小的。公元前648年,楚国大举入侵黄国,历经夏商周三代、历时1400余年的黄国终被楚国灭掉了。
黄国灭亡后,其历史文化也随之渐渐埋没无闻,少为人知。近几十年来,黄国遗存在今河南省信阳地区的潢川、罗山、光山地带,被接二连三地发见,多为墓葬和窖藏。这对了解古黄国的地望大有帮助。
最重要的发见,莫过于1983年4月在黄国故城西南约20公里±也方,即光山县县城宝山寺附近发现的黄君孟及其夫人孟姬的合葬墓。一下子出土了黄国遗物几百件,且是最富有代表性的。从而,黄国考古被推向了高潮。
黄君陵墓中,黄夫人的骨骼保存完整, 可知其体型健美,死时年约四十岁。出土时,夫人长发还未朽坏,保持着原来偏左的高云髻发型。这在先秦考古中是不多见的。大概夫人特别喜欢玉饰,仅在其头部散落的各种玉饰就有一百零二件。她也爱好音乐,或许还是位吹奏能手。在其长眠之时,身旁还放有四枚排箫呢!
这一古墓共出铜器三十六件,约为在此以前所发见黄国铜器的两倍。有趣的是,这批铜器不同于以往所见古代铜器皆呈青绿色,而都是紫铜色的。这批铜器的造型,主流与春秋初中原青铜器相类,但在黄夫人墓室所出者,有几件形制迥异,别具一格。如黄夫人盍,兼具覷、益两种形制,并有卷尾鎏和兽头流。黄夫人的虎耳蟠虺纹铜壶,通高37.7厘米。其形其纹多习见,但其两虎形耳的造型,却别具风采,是黄国文物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这座古墓出土玉器一百八十五件,而有一百三十一件出于夫人墓室。玉器形制的主流也是上承商周传统的古风,然而,黄夫人有两件玉饰却与众不同。如有一件人首蛇身玉饰,状若玦,形若一蟠龙,其头为人首。大口高鼻、束发鳞身,不类东方人相貌,初看还以为是近代人依扑克牌上的西方古代人物形象仿制的呢!
黄君墓的文物,充分揭示了黄国与中原商周文化一脉相承的古老文化传统关系。可在其夫人之遗物中,却有的显示出异方异城的文化情调。这是怎么回事呢,已引起学术界的注意和研究。
中华民族中"以国为姓"的黄氏后裔,子子孙孙繁衍几千年,早巳分布到了世界各地,他们虽知"家"在神州,却早已不知"根"在何方。黄君孟夫人墓与古黄国的诸多遗址的发掘,重现了古黄国的国都、地域、历史和文化。这让他们兴奋异常,激动不已。马来西亚的一支黄氏族人就惊叹道:"我们的祖籍找到了 ,我们原来是河南人,根在潢川的古黄国!他们重修家谱,将潢川地图、黄国的重要文物都印到了族谱里!黄君与夫人若九泉有知,会是多么高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