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炉香,能使人情志宁静,能使人气息匀停,能使人的心底变得柔和起来。
据说日本的香道有上百家流派,但主要有两派:御家派、志野流。前者是贵族流派,后者是武士流派。贵族需要清香熏陶而更加的温文尔雅,这在情理之中,而武士的狂野也需要以宁静来内敛,以提炼出精神的修为。
反观我辈,粗俗了那么多年,丢失那么多传承,是该坐下来把盏闻香,在静谧中以作深深的内省了。
相信随着和平盛世的延续,礼仪之邦将不会只是历史,随着生活的进一步改善,人会渐渐地散淡,渐渐地休闲,渐渐地绅士,渐渐地贵族,渐渐地温文尔雅。日本有其"三大雅道",我们也有我们的"四般闲事"。而且,赏香的小众目前已经在悄然兴起。
相信失传了数百年的香席,今后将必会冷灰复燃。
我们不缺乏记忆,也不缺乏想象。
遥想当年魏晋名士 ,峨冠博带,宽袍大袖,齐聚高屋轩堂。席上已置下一炉,大小恰可盈握。炉内已铺下用松针和宣纸锻成的轻灰,并已坐入一小块点燃的木炭。只见主人优雅地切下一片比指甲略大些的香料,放进炉内。此时,闭窗下帘,噤私语。不风而烟,幽香缕缕。烟, 轻逸而又持稳;香,缥缈并且袅绕。一点香火,一缕轻烟,一室暗香……心也醉了 ,情也化了。清清地享用着静妙,享受着幽微。清清地体味闲雅,体会飘逸。在超凡脱俗的心境里体认香的五德:洁、圆、幽、通、和。
这是行家悟证出来的。洁者,香味清纯高妙,不浊不野。圆者,香品圆润纯厚,甜馥内敛。幽者,香烟若即若离,若隐若现。通者,香韵通达三界,灵窍顿启。所谓和,是用香者至为核心的获报。
香席暂息,清茗上案。于是主客清言,这就是魏晋名士的玄谈。
如果说拈香一瓣供佛,是熏染自性清净,以贴近菩萨本性,那么炉香一盏自饮,则求得满室温馨,以走近本身的性灵自在。
古人用香,有燃熏,所谓"焚香缥缈";有涂抹,所谓暗香盈袖'';有滴洒,所谓"屋香侵阶"。有熏蒸,有佩带。此外还有口食的习俗。所谓"香身丸",以香料研末,炼蜜成剂,杵千下,丸如弹子,曰噙化一丸,便觉口香五日,身香十日,衣香十五日。可见比现在的口香糖更妙。
人们在染香的语言里,用词极雅:一炉香,一壶香,一盏香,一瓣香。
一炉香,令人神往。一壶香,使人心清。一盏香,使人目明。一瓣香,就这三个字,便已经是馥郁徐来。
人们在染香的语言里,用词极妙:拈香、赏香、听香、品香。拈香者,先一个拈字,就知道这事有多雅致。赏香,是看轻飏缭绕
中的千姿百态?听香,似乎幽香也有余音绕梁。品香,香有淡雅、清新、温馨、醇厚、浓馥的香阶。香还有五味,如同乐有五声,色有五类一样。得个中三味,就已经是道中高人。
据说曰本的香道十分讲究。须有典雅的幽室环境,须有精致的各式香具,须有清丽的香道手法,须有优雅的贵族与名流参与。听人转述,仅点火工具就有香夕、香筷、羽帚、火筷、灰押等七件之多。当然我们在吃上并不逊色,我们也有"蟹八样"可与之媲美。话又说回来,这还是祖先的精致。
被香熏过的民族,或者被香熏过的人,姿态会比较低调,说话会比较谦恭,腔调会比较柔软。我们的游客出国,总喜欢喧哗,这恐怕就是"欠熏"。
当然,我辈也是俗人,焚香也就是为了好闻,现在还没有那么多耐心去讲究。至于香,更羞于一提,就知道撞香,而且还是檀香中的通说到焚香,不能不说香料。
香料的纯品种类甚多,复合类更多。但最为名贵的纯品有四类:沉香、植香、麝香、龙涎香。植物香与动物香各占两类。而沉香中的奇楠香与龙涎香是香中二王,这王者之香,植物与动物平分秋色,各领其一。
奇楠香是某种香树的分泌物,龙涎香是抹香鲸的分泌物。
我们往常听到的是沉香。沉香是几种香树受伤后分泌出的黏液, 干结后即为沉香。沉香所以又称蜜香。
汉朝〈交州异物志〉说:"蜜香,欲取先断其根,经年,外皮烂,中心及带坚黑者,置水中则沉,是谓沉香。
宋朝《岭外代答》说:"沉香来自诸番国,真腊为上,占城次之……~其实我国的广西、海南也有生产。
明朝的《香剩》等书则说得格外详尽,将沉香分为熟沉、土沉、水沉香木自然倒地,风吹雨淋后的不朽之质,为熟沉,味清醇。沉香木倒地埋入土中,受微生物分解,腐而不朽的部分,为土沉,味厚醇。
沉香木倒伏后,陷埋沼泽,多年后残存者,为水沉,味温醇。沉香木倒地后,经白蚁啮食,蚁口所剩者,为蚁沉,味清扬。另外,伐树取用,为生香,味高亢。十年之下树木,初具香气,为白木,味清香。
奇楠是沉香中的极品。出自根部,年久,脂质纯度高,故有蜡状感,柔软,黏韧,削下的碎片甚至可以搓揉成团。常态下较其他沉香更为芬芳,焚时有甜味。头韵、中韵、尾韵,区别明显。奇楠香绝少,我国宋时就有"一片万金"之称。网上称说,如今上品奇楠,每克近万美元,极品每克数万美元。
至于龙涎香,应该比奇楠香更贵。
宋人说:大食西海多龙,枕石一睡,涎沫浮水,积而能坚,鲛人采之,以为至宝。新者色白,稍久则紫,甚久则黑……
明人说:龙涎屿,独峙南亚里洋之中,离苏门答腊西去一曰夜航程。屿浮海中,浪击云腾。每至春季,群龙来集,交戏而遗涎沫。番人驾独木舟登屿,采取而归。初若脂胶,黑黄色,颇有鱼腥……诸香中,龙涎香最为贵重。
这里所说的龙,大概就是抹香鲸。
龙涎香除了自身的异香撩人而外,而且还是定香剂。所谓,燃一豆,芬芳终日,而且翠烟浮空,结而不散,座客可用一剪分烟缕。
就这么祌奇。因为没有见过,所以也不知道该不该相信。
我觉得能有植香在炉中袅袅也已经不错。
本文由文物鉴定中心整理发布http://www.chinawenwu.cn

扫描添加企业微信